连州:凤起清阳实践团携青春之志,奔赴百千万工程一线
为落实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,响应广东省委“百千万工程”部署,2025年4月广东省印发行动方案,明确以县域产业振兴、新型城镇化等五大行动为核心路径,同步推进财政改革赋能县域发展。广东财经大学“凤起清阳”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“百千万”工程的号召,选择清远市连州丰阳镇夏东村、大富头村以及梁家水作为实践基地,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特色民宿启新程,“自然密码”谱新篇
7月9日,广东财经大学“凤起清阳实践团”走进清远市丰阳镇夏东村。夏东村是清远市知名的特色生态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点,有翠竹环抱,清溪潺潺,高山密林织就天然氧吧,气候温润宜人,更有特色石头画栩栩如生。
“空气好、水好、环境好,就是知道的人太少了。” 村民陈姨的话道出了夏东村的发展困境。针对 “有资源缺宣传” 的瓶颈,实践团迅速制定方案:线上启动 “云端推广计划”,拍摄古村风光宣传片与趣味短视频,计划通过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精准投放;线下依托测绘数据设计 “丰阳镇自驾游环线”,将夏东村设为核心节点,制作含景点概况的线路配图;同步建议村委会开展 “民宿服务 + 导游讲解” 兼职培训,首批计划培训15名村民,既解决人手不足问题,又为村民增加收入渠道。
(图为团队设计的部分旅游路线)
群策群力谋发展,马蹄产业筑新梦
7月10日至11日,实践团抵达大富头村。该村邻近粤北山区河流,灌溉水源充沛优质,为马蹄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实践团首站拜访村书记,在其带领下近距离观摩马蹄种植:分苗轻捻、插种稳落、护苗巧覆,村民们娴熟的动作尽显农事智慧。村民介绍,马蹄种植需选避风向阳地,株距3-5厘米为宜,方能保障生长空间。采访中,村民既为马蹄这一特产骄傲,又有 “近年客户渐少,多靠熟人购买”的担忧。
团队随即与村委会座谈,了解并梳理亩产量、销售数据等,梳理出 “宣传弱、品牌缺、渠道窄” 三大痛点。结合指导老师建议,提出 “三链融合” 方案:产业链延伸—— 推动建设马蹄深加工工坊,开发马蹄糕、马蹄爽等即食产品;品牌链打造—— 设计 “富头马蹄” 吉祥物及礼盒包装,注册地理标志商标;供应链拓展—— 策划参加招商推介会、博览会与品鉴会,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农产品品鉴会,拍摄 “从田间到舌尖” 溯源宣传片,搭建电商销售平台。
(图为宣传片截取片段)
红韵吟风焕新彩,红色文旅谱华章
骨血里藏着星火,肩头扛着理想。7月12日上午,实践团走进梁家水村,怀着崇敬之心探访梁家水烈士陵园与红色革命文化展览馆。途中实践团随机采访几位村民,他们热情讲述村庄变迁:昔日羊肠小道变身为整齐的混凝土大道,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新建房屋坚固美观,生活质量与幸福度显著提升。红色革命展览馆的建成,更吸引众多学校开展研学活动,既带动旅游又传播红色文化。
(图为实践团正在采访村民的过程)
下午,实践团参观红色展览馆后发现,虽红色资源丰富,但梁家水村红色文旅项目推进稍显滞后。针对现状,实践团主动承接政府打造重点,大力宣传廉政教育基地并制定 “红色研学升级计划”:协助村委会设计 “重走革命路” 沉浸式体验课程,包含烈士事迹情景剧、红色知识竞赛等环节;拍摄《梁家水红色记忆》系列短视频,在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连载,目前已完成3条素材拍摄;联合镇政府收集周边学校研学需求,计划推出 “1 日研学套餐”,涵盖展览馆参观、烈士故事宣讲、农耕体验等内容,预计每年可吸引2000余名学生参与。
(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商讨的过程)
一周行程,三地故事。三下乡虽止,青春之实践未穷。此次实践,“凤起清阳” 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土地,以智慧服务乡村。实践团将带着对乡土的热爱与责任,持续讲好乡间故事,让青春之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光彩。
署名:“凤起清阳”实践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