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胜传声韵,振兴谱新篇
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指明了方向。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载体,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
2025年7月27日,来自西南大学的重庆荣昌同心语团队响应教育部的号召,怀着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忱,深入观胜镇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。该团队明确,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,更是促进乡村与外界连接、实现发展的重要纽带。
踏遍乡野,洞悉民情
为精准掌握观胜镇的实际情况,团队成员开展了全面的走访调研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,与正在劳作的农民亲切交流,详细询问农作物种植品种、生长周期、农产品销售渠道、收入水平以及村民居住条件、生活习惯等情况。
图1 乡间调研
在交流过程中,团队成员重点关注普通话在当地的普及程度。经了解,部分年长村民因长期使用方言,与外来商户沟通时存在障碍,在介绍自家农产品特色和优势时,常因表达不清错失商机;一些年轻村民虽能听懂部分普通话,但表达能力尚有欠缺。通过此次实地调研,团队成员不仅获取了真实可靠的数据,更对当地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有了深刻认识。
图 2观胜镇睡佛社区采访
童声稚语,趣学乡音
观胜镇儿童托管班内,重庆荣昌同心语团队精心策划的趣味儿童教学活动顺利开展,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普通话应用能力。
图 3托管班教学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欢声笑语不断,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。团队成员巧妙设计了诸多与动物相关的游戏和竞赛,将普通话学习融入其中。例如“动物手工赛”,孩子们需先用折纸或黏土制作出动物,普通话说出动物名称,既锻炼了发音,又锻炼了手工能力;“动物词汇接龙”则以动物名称为起点进行词汇接龙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知识。
图 4手工作品展示
活动中,孩子们或分组竞技,为团队荣誉全力以赴;或单独展示,勇敢呈现学习成果,每个环节都充满活力与创造力。
座谈共话,智绘蓝图
团队成员与观胜镇村委会举行座谈会,就如何更好地推广普通话展开深入探讨。会上,团队成员分享了其他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成功案例,如部分乡村通过建立“普通话角”,定期组织村民交流,有效提升村民的普通话水平。
结合观胜镇实际情况,团队提出针对性建议。鉴于当地养殖业较为发达,建议在养殖技术培训、农产品销售等场景中,加强普通话的使用与教学,让村民在实际应用中提升普通话能力。村委会成员对此表示赞同,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后续推广工作。
图 5座谈会现场
兔场研学,术授农桑
为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,团队走进西南种兔繁育中心。一进入中心,活泼健壮的种兔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团队成员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知识,与养殖户进行了热络交流。
他们细致观察种兔生长环境与饲料配比,围绕科学饲养管理分享经验:依据种兔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,推荐适配的营养方案,幼兔饲料注重易消化吸收,成年种兔饲料强化能量供给以保障繁殖需求,同时科普了蛋白质、维生素等关键营养元素对种兔健康的重要性。
图 6西南种兔繁育中心现场
在疾病防控方面,团队成员主动介绍前沿预防理念,如通过优化兔舍通风设计、制定周期性清洁消毒计划营造健康环境;讲解常见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,包括球虫病高发期的幼兔养护要点、巴氏杆菌病的疫苗接种时间节点等,帮助养殖户建立科学防控意识。
此外,团队提议利用自身专业资源,协助制作涵盖日常观察技巧、科学喂养指南等实用知识的种兔健康养护手册,方便养殖户随时查阅……这些专业支持为当地种兔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。
语通心连,振兴添翼
系列活动的开展,使普通话推广团队在观胜镇取得显著成效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学习普通话让自己受益匪浅。孩子们在学校也能更自信地用普通话交流和回答问题。
此次“三下乡”普通话推广活动,不仅提高了观胜镇村民的普通话水平,更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。未来,重庆荣昌同心语团队将继续深入乡村,结合各地产业特色,创新推广方式,让普通话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