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闻资讯网

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“七彩智光·童创未来”实践团:文化科技双赋能,童心未来共点亮

2025-07-22 14:51:56栏目:新闻

为点亮社区儿童七彩假期,厚植文化自信与科技素养,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学院“七彩智光·童创未来”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18日,在西安市未央区东晋桃园社区倾情打造为期12天的“桃园暑期成长营”。实践团以“文化铸魂、科技赋能、价值引领、实践育人”为核心,精心构建“非遗传承、智慧探索、红色浸润、绿色实践”四大赋能板块,将中华文脉、数字浪潮、家国情怀与生态理念巧妙融合,为社区青少年开启了一段感知文化魅力、启迪创新思维、涵养精神力量的成长之旅。

图为信息课合照

非遗传承:巧手触摸文脉,文化自信生根

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焕发时代光彩,是“七彩智光”实践团的使命底色。成长营内,红纸翻飞,剪刀灵舞,一幅幅稚嫩却生动的生肖剪纸跃然纸上;彩笔勾勒,马勺生辉,30余幅承载秦腔神韵的脸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;红绳穿梭,指尖生花,寓意团圆的中国结凝聚着巧思;墨拓轻覆,古韵流淌,传统技艺的厚重在拓印实践中可触可感。这场沉浸式的“认知—体验—认同”非遗之旅,不仅诞生了50余件剪纸作品和精美非遗成果,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。

图为非遗传承课

智慧探索:键盘敲击未来,数字素养萌芽

面对数字时代浪潮,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,以“技能启蒙+兴趣引导”双轨并进,为“桃园少年”推开科技之窗。从基础电脑操作、键盘打字到趣味绘图,实用技能的传授点燃探索热情;更有前沿人工智能工具的引入,引导孩子们进行简易游戏设计,在“玩”中培育逻辑思维与创新火花。这种阶梯式的数字素养启蒙,不仅让“科技向善”的理念在少年心中扎根,更为培养具备数字公民素养的未来栋梁搭建起坚实框架。

图为信息课

红色浸润:歌声激荡情怀,精神薪火相传

红色基因的培育是成长营的精神内核。实践团以“故事浸润+情感共鸣”深化价值塑造。志愿者深情讲述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,让红色精神穿越时空,触动心灵;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嘹亮歌声在营内回响,集体合唱的情感共振,将家国情怀深深烙印。通过“认知触动—情感升华—价值内化”的培育逻辑,红色火种在“认知—体验—认同”的闭环中悄然融入少年成长轨迹,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厚植精神沃土。

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唱红歌

绿色实践:巧思变废为宝,生态理念入行

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,实践团以“知识传授+实践转化”推动绿色理念落地生根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堂与互动游戏普及环保知识;“废弃纸袋制作手工扇子”的“变废为宝”实践,让孩子们亲手体验资源循环利用的魔力。这种“理论认知—实践体验—行动自觉”的培养模式,不仅让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更凝聚起推动社会新风尚的青春力量。

图为垃圾分类课和废物利用课

七彩华章耀桃园,赋能成长启新程

7月18日,活动在满载收获的表彰仪式中圆满收官。实践团为全程参与的孩子颁发“非遗传承小使者”、“智慧探索小达人”等特色奖状及礼物。这不仅是对孩子们12天学习实践的“成长可视化”认可,更是以正向激励巩固“过程参与+成果认可”的育人闭环,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的绽放。

图为表彰仪式和大合照

此次“七彩智光”实践行动,不仅是高校学子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,更成功探索出一条“高校资源下沉+社区需求对接+青少年全面发展”的协同育人创新路径,并与东晋桃园社区携手建立起常态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。其以青少年成长需求为导向,将文化自信、科技素养、家国情怀、环保意识等核心素养培育深度融入“学—做—悟—行”的实践闭环,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,也为构建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体系贡献了宝贵的青年智慧与高校力量,为社区儿童点亮了通往未来的七彩智光!

文案:刘浩楠 党翌卓

摄影:王哲涛 辛雨